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盤點城市競爭力所有文章
二十一世紀可以定義為「城市的世紀」(Century of Cities),許多大城市面臨了諸多挑戰,例如人口膨脹與外流、人口老化、環境問題及老舊基礎設施更新等議題,要設法對所有接踵而來的情況做出最佳的決策,讓城市在發展中能有所突破。隨著科技與資訊創新日新月異,網路無遠弗屆,全球化的浪潮勢不可擋。現今,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因此,如何讓城市追求宜居的環境,創造利於吸引人的生活空間,使得世界各地的商品、資金、資訊與人才都能匯聚在該城市已經是各個城市首長亟欲思索的問題。
在全球城市競爭越趨劇烈的今日,近年來國際上逐漸以系統性的方式對全球城市的競爭力做一指標性的評比。日本的森紀念基金會(Mori Memorial Foundation, MMF)於2008年起開始對全球主要城市做綜合影響力(Comprehensive Power)的評估與排名,並建構了全球影響力城市指數(Global Power City Index, CPCI)。森紀念基金會致力於研究都市更新與開發,並對城市提供開發方案和策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有競爭力與吸引力的城市,並期許打造一個永續發展的城市。
MMF是藉由整合吸引全球創新企業與人才的各項影響力指標建立城市的綜合影響力指標,並進行國際各主要城市的全球競爭力排名。該機構從2008年起挑選了全球30個主要城市做評比,到2009年新增溫哥華、大阪、福岡、聖保羅與開羅五個城市,總評比城市達到35個。最新一期的評比於2010年10月公佈,共選擇了六個主要項目衡量城市實力,包括「經濟」、「研究與發展」、「文化交流」、「宜居性」、「生態與自然環境」、「易達性」,每個項目下涵蓋21個指標群,共69個指標,客觀地從各個面向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競爭力。(相關指標及權值參考表1)
2010年CPCI的評比結果顯示,紐約連續三年都蟬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倫敦、巴黎與東京緊追在後。這四個城市從2008年評比以來,連續三年名次都相同,且這四個城市的總分都突破300分,顯示都市發展已高度成熟,其它新興發展中的城市很難在短期間追趕上。第5名為新加坡,是從2008年的11名,晉升到2009年的第5名後,今年繼續保持好成績,分數是244.2分,但與第4名東京的300.3分,尚有一段差距。而6到10名分別是柏林、阿姆斯特丹、首爾、香港、雪梨。11名到15名分別為維也納、蘇黎世、法蘭克福、洛杉磯、馬德里。16名到20名分別為溫哥華、哥本哈根、大阪、日內瓦、波士頓。21名到25名依序為布魯塞爾、舊金山、多倫多、北京、芝加哥。26名到30名依序為上海、米蘭、福岡、臺北、吉隆坡。31到35名依序為曼谷、莫斯科、聖保羅、孟買、開羅。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亞洲四小龍的城市中,新加坡、香港、與韓國的首府首爾均晉升到10名內。首爾從2008年的13名進步到2009年的12名,如今已經排名第8,而香港從2008年的17名進步到2009年的第10名,2010年已排名第9。這顯示出新加坡、香港與首爾這三個亞洲城市,在這三年來保持高度發展,逐漸與都市化歷史優久的歐美城市齊名。臺北從2008年排名第26,到2009年下滑到31名,今年進步了2名,躍升到第29名,在亞洲各城市次於東京(第4)、新加坡(第5)、首爾(第8)、香港(第9)、大阪(第18)、北京(第24)、上海(第26)、福岡(第28),排名亞洲第9,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完整文章,請下載下方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