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城市特色觀光帶動旅遊體驗新想像 - 臺北產經資訊網

主意境區

:::

用城市特色觀光帶動旅遊體驗新想像

面對後疫情時代,臺北市需提前蓄積能量,以多樣性投射臺北的城市印象,因此回頭省思臺北定位,挖掘地方DNA成為獨特的地域品牌,整合臺北的休閒遊憩資源,滿足偽出國的潛在需求,另一方面,展開「二地居住」的可能性,與其他縣市甚至國外城市建立更強而有力的連結,期為臺北市引入更多的能量。

前言

時間拉回到今年九月底,就在中秋前夕,位於士林夜市外圍,堪稱臺灣元老級的星巴克士林店,終於不敵因觀光客缺席所造成的長期不景氣,最終不得不被迫拉下鐵門,終結長達22年的營業,這樣的結局,讓許多資深老顧客深感不捨,但也迫於無奈,而從這單一事件,讓我們更加體認到,這次疫情對於臺北市所造成的深刻影響,可說是一擊重傷害。

士林夜市

無獨有偶,在臺北市另一端,忠孝東路一段上的新型旅店,也因疫情影響,無限期延後開幕,雖幸運地避免損失擴大,但也不是長久之計,就更不用提位於中山北路上或信義計畫區周邊的幾間國際飯店,半年多以來,入境的旅客幾乎斷絕,讓住房率屢創新低。因此許多過去入住都要5位數起跳的飯店,為力求「續命」,紛紛轉型成為專門接待返國旅客過渡之防疫飯店,最著名的當屬位於敦化商圈的S hotel,信義計畫區的瀚寓酒店與寒舍艾麗酒店(Humble House Taipei)。這些都是過往國際商務客來台入住的指標,但如今卻因疫情不得不選擇一個較為安全的做法成為防疫旅店,以寒舍來看,雖然假日還有七八成住房率,但平日的一兩成確實是項危機,到底何時能解決?還真是無止盡,而我想這應該是臺北市境內,多數過往以服務商務觀光旅客的飯店,所面臨到共同的困境。原因很單純,那就是「國際客不來了」,該如何正視,並面對這樣非預期的未來?

信義計畫區

疫情下的判斷與抉擇

根據過往統計,近期一年千萬人次的國際人士造訪,有超過8成主要目的地是臺北市,也就是說原先一年超過千萬人次,創造超過90億美元(2019年數據)的產值,因為疫情瞬間蒸發,這必然將直接衝擊到夜市、餐飲、住宿、娛樂、交通及相關零售產業,然而最慘的依舊是背後充滿的未知性。是再等個幾個月就好了,還是會拉長到一年、兩年,甚至一直不確定下去?而縱使疫情就此平歇,但未嘗不會變成一種極端狀態的經營常態?

站在業者的立場,是感嘆運氣,或選擇延命,以便風頭過去再賭一把,期待復甦之後,國境重啟的猛爆性交流之紅利,還是乾脆選擇拒絕再玩,早日認賠殺出?早點想想在後疫情時代,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面對這段尷尬空窗期,身為重災區,也是外國人來台必到的都會區,臺北市該如何調整步伐,展開耳目一新的新策略,我想這應該是在過去幾個月,尤其當疫情和緩過後,政府與民間之間,所殷切期盼能同舟共濟,分進合擊來力求突破的解方。

2020年初疫情所造成的衝擊發生,一開始真的束手無策,畢竟這是全面性甚至全球性的災難,只能承擔起來。而站在政府的立場,深怕引發大規模倒閉潮,因此,第一步先透過補貼制度,從企業端下手來紓困,包含資金上的挹注,還有推動以訓代振,讓公司能續存,無事可做的員工們,都能利用這空閒時間好好精進技能,強化服務品質,等待來時真正能夠東山再起,否則短期避過風頭後,不就又再度打成原形,就如同大家熟悉的一句話「潮汐退了,才知道誰沒有穿內褲」。同樣如何運用這個契機好好蓄積能量,並對於未來有更深切的理解與想像,這樣才有資格等待下一道南風的到來。

而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振興」呢?

爆發性旅行風潮下城市的契機

增加誘因,推動旅遊住宿補助,讓人們在情勢和緩之後,願意利用平假日四處散心,藉此增加消費。但當人們在選擇旅遊目的地之時,多半的抉擇想像是要前往一處相對自然、空曠、可放鬆,帶著非日常感的地方。因此,這時候花東、離島、中臺灣或南臺灣各地勢必成為民眾心中的首選,這也是前幾個月在小琉球、澎湖等地,會出現所謂報復性旅遊的主因。但在此同時,臺北似乎就完全沒受惠,這也讓我們反省到,也許臺北存在的都會感,長期受鎂光燈注目所累積的高知名度、各式不一的景點,儘管知名度高,有其特色,但卻未能轉化為外地客期待造訪的誘因。或許較多是對於臺北所存有的刻板印象:「臺北的步調好快、臺北可以逛街、每次來臺北都是來開會或展售、曾經來工作或生活過,感覺有點熟悉但又陌生,但其實也還好,不會有特別感覺或想造訪的衝動,也許是有餘力才會想去…等」,如此加總起來,確實就不會成為旅行時的造訪點選項。

回過頭來看,臺北雖蔚為臺灣的首善之都,但高度都市化的背後,不是代表這樣的地方同質性頗高,且毫無特色可言。從300多年前陳賴章墾號合股開墾大佳臘開始,歷經不同朝代的演變更替,也歷經近代不同階段的行政區整併,造就區域之間存在各異其趣的特色內涵,而這樣的特色早就超越外地人眼中的刻板印象「都會區、步調快、人冷漠、物價高」等的城市印象投射。目前臺北的12個行程區,雖與其他區域相比,幅員稱不上遼闊,但也不能算小,以轄內的士林區為例,從繁華的中正路,20分鐘車程上山就是溫泉區,可說一處行政區就存在著反差性,讓每一區/每一里都充滿其獨有個性。總體來看,臺北市要自然有自然,要國際有國際,要人文有人文,要風格有風格,要多元有多元,要精緻有精緻,要鄉土有鄉土,重點是這些特點都集中在這樣密集的場域之間,彼此不遠,距離很近。當我們在國際上,用「多樣性」來介紹臺灣,而我認為我們更可將這樣的特色來投射臺北,一處是城也是鄉,有山也有河,有鬧也有靜,自然不遠,風格獨特,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城市。

在多數的外國觀光客眼裡,臺北市是他們主要造訪之地,或是來台第一站,通常都會帶著新鮮的眼光及好奇心來努力進行探索,打開了五感六覺,讓臺北市的美好與多樣性就這樣烙印在他們心裡。相反著,非居住在臺北的臺灣居民,過往或多或少有著濃度不一的臺北經驗,或許對臺北有所憧憬,但就因那一丁點的熟悉,讓他們總對於這裡沒有抱持了任何特別感覺,而顯得稀鬆見慣,缺乏關鍵吸引力,也因此,似乎鮮少聽過所謂的臺北粉(Taipei Fans)

人本視角的臺北新希望

如果要再往下進行探討,採用近年最火紅的人本設計觀點,臺北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在二十多年前,前總統陳水扁先生競選市長之時,曾經提出臺北新故鄉的口號之外,臺北似乎都是一路向前,遠眺國際,努力爭取跟世界重要城市結交姐妹關係,透過不同展會吸引外國買家造訪,當我們的目標總是這樣自然的朝外,自然地就忽略掉了其實在這座島嶼之上,還有這樣一群「親密的陌生人」。從這個面向上,思考臺北過去是否曾經為了他們多做些什麼?當外國人短期內無法造訪,這個缺口勢必要借重「國內往來」增加來填補,而臺北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現在放眼未來,臺北能否掌握這個契機多做些什麼?提供什麼樣的誘因,創造什麼樣的亮點,重新梳理甚至建構連結,讓人進得來,讓這裡所提供的內容是對方所渴望,不感到後悔,甚至賓至如歸,如果要帶動相關產業的復甦,勢必是要有全新的做法。尤其當受到如此全球性的影響,且我們清楚知道,過往一年超過1,700萬的出國人數,因疫情影響超過9成都困在臺灣,扣除掉商務需求之外,有超過一千萬的需求觀光人口,而臺北是否能取而代之來掌握這樣的契機。如何重新梳理城市DNA,提升服務品牌,擦亮風格魅力,適時調整目標方向、定位與策略,可說是在未來3個月,甚至半年的重要發展關鍵。

以下從透過近期對於臺北市的發展觀察,嘗試提出策略與戰術,期盼能為後疫情時代的臺北市找回自身的城市特色,創造美好的體驗來帶動整體觀光的發展,提出一些可行的方向及想法,做為臺北再出發的建言。

充滿魅力的臺北城市輪廓

一、重新校準定位,從世界的臺北,前進成為臺灣的臺北

十多年前有部電影《最遙遠的距離》裡頭有句膾炙人口的名言是這樣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我想臺北與其他地方的關係亦是如此。

過往臺北的視角是向外的,我們期許自己是最國際的一群,希望可以立足臺北,放眼世界,也因此這裡是臺灣與國際接軌最密切,國際品牌與國際人士造訪來臨的首要之地。但曾幾何時,連結隨著疫情而被迫終結,而臺北似乎瞬間成為一座斷了線的風箏,當然所幸透過方便的網路讓連結持續,但也許在這個時刻,可以讓我們回頭自省,在前進的路上,我們是不是也遺忘了我們身邊的人。

確實臺北是一個移民城市,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機,吸納來自全臺灣各地的人民,來到這裡落地生根成為所謂「新臺北人」,然而在這樣過程中,形成臺北的共同體概念,卻也漸漸淡掉了與故鄉之間的連結。雖然還有所謂同鄉會,但臺北對於地方的陌生,不是一日兩日,因此是否可以透過這次的機會,讓臺北回頭尋覓應該熟悉的一切,讓臺北回頭思考,臺北到底是誰?

這樣的回到原點,看起來是一種倒退,但反而是一種出發前的再檢視,就如同過去一兩年自己所不斷在倡議的「關係人口」概念,城市因為工作與就學關係,人群的流動是如此自然而然,也因為有許多來自於地方但旅居於城市的外地人,就是所謂的「關係人口」。而臺北有沒有可能重視這樣深一層的關係,開始主動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各縣市之間相互關聯,當試圖能喚醒人與土地,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人們自然就會產生認同,而臺灣的臺北就是這樣的概念。

二、梳理臺北的魅力,挖掘地方DNA,打造臺北各區,成為獨特的地域品牌

如果有數據資料或定位資訊,讓我們清楚掌握非臺北地區鄉親來台的駐足地點,我想八九不離十,會落在台北101、信義新天地、華山、松菸、西門町或故宮等知名商業及文化知名景點處,但臺北真的就這樣而已嗎?除了來逛街消費,來開會商務,就無處可去,其實臺北不僅於此,之所以不被記住及關注,是否代表不具魅力?在這個非常時期,是否可以來思考這一點,臺北該如何讓國人朋友更理解,更著迷於它的特點,並願意多所停留?能否透過這個機會來進行重新盤點。

諸如國家發展委員會在近年參考日本的做法,始而推動「地方創生」概念,做為抵抗高齡化、少子化、城鄉差距的國家重點國策,而如何讓一個地方能得到復甦的契機,重點在於有人關注,而如何會引人注目,重點就在於這個地方是否充滿魅力,甚至讓人感到希望,因而才成為直得造訪接近的地點,而在開啟這個行動,首部曲應該就是挖掘「地方DNA」的行動,因此在這個脈絡底下,所謂臺北十二區,各區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特色?只是商業區/文教區/住宅區這樣去脈絡的分隔方式嗎?還是各區之間,葫蘆裡賣著大異其趣的解藥?能不能透過這個機會喚醒「在地意識」,並打破存在多年的刻板印象,身為萬華人能否以自己家鄉為榮,而不會困於過往所謂「三流」的陰影下,惟有破除偏見,找回區域自信及在地光榮感。

不僅萬華如此,諸如大安、信義等文教商業氣息更強烈的區域,更應展開實際行動保留下過往的生活記憶,讓區域不致於成為一個沒有底蘊並失去記憶,只流於當代繁華的地方。因此如何透過縝密的調查挖掘在地魅力,「挖掘」過去的歷史,繼續當下風格潮流,思索區域的未來發展,並透過詮釋及轉譯為地方性從而發揮,當臺北12區都能疏理各自特色,逐步走向品牌化,臺北將會全面性被認識,而這樣過程絕對是由內而外的逐步展開。

當區域特色建立之後,就可以往下思索單點,如士林夜市沒有人了,原因為何,是不是這個品牌給人的印象已僵化,成為本地人早就認為這裡是為外國人而準備,不是屬於他們的地方?而在現今情勢改變之下,更有機會可以回頭思考到底夜市需要建構什麼樣的元素,對於本地客/外地客/國際客而言,有沒有各自的劇本及方法,此外,相較於臺北其他區的夜市,士林夜市能提供怎樣的特色,並與區域連結?也許在非常時期,更適合展開這樣的城市品牌再造工程,當體質強化之後,就能透過好的行銷溝通讓不同分眾的人重新認識他的多樣及美好。

三、鏈結臺北關係人口,與縣市串聯,聯名共榮發展,成為臺灣的魅力樞紐

常常覺得臺北有一項無形但重要的資產是「鏈結」,想必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臺北是在年少時一處充滿夢想期待的希望之地,30年前,林強又一首「向前行」唱出了中南部青年對於臺北的嚮往,憧憬還有隨之而來的失望,而近年來雖然交通更為便捷,但這樣的現象其實一直存在著。臺北的許多設計公司每年都常會收到許多來自中南部優秀大學學生寄來希望取得實習機會的信件,對他們來說,臺北市為步調快、資訊流通、展覽活動薈萃之地,能有機會來臺北實習或生活對於他們來說,這樣的大學生活才圓滿,而這樣一代一代人透過流動的方式來到臺北,或是就學/就業,有些從此落地生根,有些適應不良,或者有其他的想法返回另一地,但無論如何與臺北之間的連結,可能有輕有重,都確實是絕大多數臺灣人生命經驗中的一段,然而臺北市是否有掌握到這一點?

是否有意識到臺北之於臺灣,甚至亞洲,到國際,其實相當適合扮演一個重要的樞紐節點(Hub),尤其隨著交通運輸的日益便捷,大小尺度都不算大的臺灣,早已成為一日或半日生活及工作圈,而不會再像過去一樣覺得移動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現在所謂1小時的距離,透過大眾運輸,可達宜蘭、新竹、臺中,甚至透過飛機直達臺東、澎湖、馬祖,因此臺北如何加強與地方城市之間的連結,臺北不應該獨善其身,不應該眼睛總是朝外,而是要好好扮演內外交流的平台,這應該是「臺北」可積極扮演的角色,也是身為臺灣資源最充沛的首善之都,所應肩負的使命及任務。

在這樣的思考之下,未來臺北理應更為積極的來展開各式的串聯行動,這才能真正落實所謂的縣市合作,區域共榮。尤其隨著近幾年設計思維,美感意識逐漸提升,臺灣各地許多有型的展覽活動就這樣風起雲湧的展開,而許多縣市也會企圖透過年度大型展會的舉辦,把自身的能量視野往上提升,例如舉辦2018年的臺中花博、2019年的屏東設計展燈會,再到2020年新竹的台灣設計展,都透過這樣類似儀式性的大型展會,創造不錯的效果。面對這一波的地方崛起,臺北也應該思考接下來的角色與定位,因此期許能在未來與各不同縣市政府展開更密切的合作,而這樣的合作不僅是幫地方在臺北舉辦農特產品展銷會而已,而是思考在城市的議題能不能有更多的搭配或露出,無論是雙城,或一城一鄉,創造兩者之間的連結,讓地方與地方之間,引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也是帶出在創生時代的關係人口概念。

雖然臺灣城鄉距離很接近,但很多時候就因為接近,讓「地方感」隨著時空更加式微,因此有沒有可能透過不同的活動,或鼓勵自發性的活動展開,如同好會、縣人會或研究會等,讓更多聚焦各地的活動能片地開花並持續的在臺北展開,透過這樣的活動來鏈結居住在城市的「關係人口」。而這些旅居或已落地深根成為新臺北人的地方緣分者,將可扮演連結者的角色,透過他們讓城鄉之間的距離更為拉近,更可能從這邊出發展開各式的企劃活動或商業合作,讓相互配搭得以真正共創雙贏,且當兩地之間產生特別情誼,將有助於讓造訪更為加溫,流動終將帶來消費,創造產值,就如同大家應該有觀察到近年來為什麼日本的鐵道、飯店等不斷地來臺灣尋求建立雙向關係,背後思考的就是如此。當臺北松山與四國松山建立姐妹關係,未來臺灣人前往日本會不會選擇四國為優先之地?當臺鐵與西武交換塗裝,未來會不會有臺灣的鐵道迷會為了這個理由,而前往當地來追火車?旅行通常是為了一個理由而開始,讓地方與地方之間建立關係,從這開啟新頁!

試圖找回過去人與人、宮廟與宮廟、聚落與聚落之間的「交陪關係」,讓城與鄉突破地域的界線而建立夥伴關係,地方將因為有臺北,獲得一個更大的舞台,從而鏈結更大的機會及能量。而臺北也因為有了這樣的連結,能獲得源源不絕的風格及能量,這是一個共創雙贏的機會,彼此之間不會是一場零和遊戲,而是一場壯大彼此,交換有無的過程,這也確實是後疫情時代臺北的機會,畢竟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間,沒有什麼是網路找不到的,唯有面對面的接觸與交流,且臺北需當仁不讓地扮演起這樣的角色,也掌握好這樣的機會。

四、不只是要「偽出國」,而是要滿足未能出國的潛在需求

在過去幾個月,大家可能在許多報章雜誌上看到所謂「偽出國」這樣因疫情而展開的企劃,會有這樣的服務推出,是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只能待在家裡,無法像過去一樣的出國觀光旅遊,所以悶壞了,且觀光休憩業者也因為疫情的限制而讓服務的能量閒置在那兒,無法變現或有更大的運用,而在窮則變,變則通情況之下,展開「偽出國」的企劃,也就是在國境還未能順暢開展之前,人們可以不用出國,在臺灣一樣能享受彷彿出國的「體驗感」。

因此,有航空業者打出了搭飛機但不落地的服務,帶著近似於過往前往日本的模式,讓飛機飛到日本上空繞個幾圈才折返,雖然無法落地,但你一樣享受到飛機餐及免稅服務,想不到這樣的服務一推出,就造成秒殺,也造成多家跟進,甚至引起主管機構的關注。除此之外,在臺北的日系頂級飯店也在住房率低迷的情形下推出了「偽出國」的套裝服務,整個體驗標榜,從你進門到最後離開,都會感受到自己彷如置身日本,因為,服務人員全程講著到底的日語,提供道地的日本料理,環境空間就跟日本的飯店一模一樣,就連鎖提供的體驗都依照當令來安排,而這樣的服務,也滿足了無法出國,但很想要體驗原汁原味日本的遊客。此外,就更不用說,有許許多多的景點,也因為環境或建築近似於日本或歐美某處,也開始打出了「不用到XX,就可體驗XX風情」這樣的口號,總結來說,就是悶壞了之下的補償性作用,所創造出來的需求。

針對這一塊,其實臺北有著相當好的優勢及發展利基,從吃的部分來說,從早年隨著國民政府而來的中國菜系,再到歐美日韓等料理,臺北幾乎蒐羅了來自全世界的各式美食。當旅行不外乎看風景與吃美食,因此,在吃的部分能否進行一個妥善的企劃,甚至串聯相關的遊程,讓臺北甚至臺北以外的人都可以來此進行「偽出國」旅行,讓這樣的體驗來紓解你的鄉愁或對於出國的期待感,當然對於往年一年有近乎500萬人次造訪的日本,臺灣人總有一個特殊的情愫,而在國門未開之際,如何透過服務來滿足這群「日本LOSS」的內心渴望。此外,臺北其實也提供了許多精緻的服務及育樂,需要觀光旅遊業者共同提出創意,來滿足這些未能出國,但內心充滿渴望,尤其口袋仍有資源的旅人們心聲。

臺北市有許多文化資產充滿發展機會

當臺北有好的休憩設施、精緻服務、好的飯店、好的餐廳、好的藝文表演等休閒旅行資源,該如何透過包套方式,或者透過企劃方式讓人願意來接受甚至體驗這樣做法,即使這樣的一切是來自於折衷性,但如何能透過這樣的機會來提升國內的服務品質?畢竟市場是創造出來的,過去臺灣一年有上千萬的出國旅次,這樣的消費力能否因這次的疫情,回流到臺灣?而這一切就應從臺北開始做起。就像近期十月週年慶準備開打,就陸續看到有百貨公司打出,「機場免稅特惠組」的宣傳模式,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消費依舊保持活絡,而住宿更是,能否有效吸引非臺北地區的朋友願意來臺北度過美好的假期,就如同過往會想要花錢前往泰國、印尼等地一樣,臺北有高級的飯店能提供同樣的水準,能否讓消費者建構這樣的信心跟認知?期許臺灣在商業上能有更強勁的動能,搶占這樣難得的機會與未來新可能。

五、宜住臺北,一城一鄉,透過移動讓臺北成為臺灣第2個家

近年來臺北人口的持續減少與流失,已經不是一個新聞,因買房、生活等壓力,一年有超過2萬人往周邊的新北市、桃園甚至新竹移動,短期之內看似是對於都會區人口壓力的紓解,但長期下來,會不會讓臺北走向另一個危機。當我們在談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總是會把目標焦點擺在所謂的偏鄉,但其實臺北市大安、文山區的高齡化問題比起其他地方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城市高齡所表現出的形式不同而已,因此有沒有可能在人口問題上,有不同以往的想法,甚至透過人的流動,讓城鄉之間創造一段嶄新的互補模式,對於人而言,對於地方而言,對於臺灣總體而言,或許都因此創造出一段新的可能。

在地方創生的論述上,在考量臺灣的區位尺度及社會人群狀態,我提出了臺灣其實不太必要一定要如同日本一樣,大力倡議「移居地方」,而是可以採取較為折衷式的做法,也許人們可以透過移動的方式來展開「二地居住」的新可能,也就是實踐在兩地工作及兩地生活的可能,這樣的情境也許一開始是發生在自由工作者,但隨著工作型態與模式的鬆綁,5G技術的發達,未來「行動化」絕對成為可期的必然,如此一來整個臺灣,就可以形成一個真正的生活圈,而這一切是對應過去幾年青年返鄉的思考。當我們在倡議返鄉實踐,是期待所有人都離開城市,前往地方?還是喜愛嚮往並合適的人前進地方?

當我們知道許多地方的人都渴望與城市產生更多的連結,可能是為了市場考量,可能是渴望有一個不同的生活模式,這在過去可能很不簡單,但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我覺得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因此,有沒有可能就此讓臺北成為許多中南部朋友的第2個家,從公部門角度能否鼓勵大家來臺北設置第2辦公室,在固定時間內可以有一段時間可以居住在臺北,讓地方的人依舊可以享受城市的便利與連結,而不再有旅居或客居的感覺。反過頭來,相關的旅宿觀光空間營運等業者能否意識到這是未來的一塊新藍海,進而為這一群從地方而來的移動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讓臺北成為大家的第2個家,可以選擇一週3天,或者一個月中的某一週,居住在臺北,如此一來交流將更為密集,而人也確實可以因為這樣的二地居而得到更多的連結及靈感,這也是在振興階段,可以嘗試思考的方向。

讓臺北的生活感成為第2個家

結語:後疫情時代的思考

當商務客不來,旅行團不來,沒有太多流動人口,只有很多流出人口,接下來的首都怎麼辦?當城鄉之間不均衡,從過去的失衡,到現在流出成為主流,臺北如何找到再生的契機?而下個階段,臺北市要吸引誰,臺北市要鏈結何方,能否透過盤整來找尋臺北DNA,引動集體意識並形塑地方品牌?當外國人不來,臺北怎樣成為臺北以外的人,定期造訪的點,在青年返鄉浪潮的同時,臺北有沒有可以反向營造二地居住的氛圍,吸引更多居住地方但嚮往城市生活的人,可以一期一會的來臺北定期短住,為臺北引入更多能量,這些的論點是我認為可有效在後疫情時代為臺北帶動消費商業動能的新可能。而這一切也會隨著「智慧城市」的範疇推廣起來之後,5G時代可以掌握的發展新契機,這都是短期止血的發展戰術,長期來看,臺北想要有效發展城市特色,帶動觀光旅遊體驗會是一個什麼情況?關於這個課題,我反而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在這次的疫情之下,因為臺灣的謹慎及防守得宜,讓全球看到臺灣在防疫公衛上的硬實力,這些牽涉到生命安全的防禦,讓臺灣聲名大噪也搶占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契機?可以樂觀的說,等疫情啟封過後,臺灣勢必因為我們前一波所種下的根,而得到相對的回報。就如同玩笑的說,臺灣如此友善捐給全世界許多口罩,到時候會有一群來報恩答謝的人,但除此之外,相信接下來會有一群人期待能移居臺灣,因為臺灣能提供無懼的安全生活,筆者身邊就有許多日本的設計師,商業顧問或地方創業家都在過去的半年陸續詢問我這樣的可能,因此,未來的一到三年確實機會是站在臺灣這邊,但臺灣是否準備好了嗎?

未來,臺灣仍得繼續發展觀光,臺北市也會繼續推廣爭取全世界的觀光市場,或許在觀光策略上能有所調整,聚焦到另一個新可能,那就是「二地居住」!如果大家還記憶猶新,大約在20年前,臺灣曾經有推動過一波的long stay,這樣的風潮在日本已經流行了超過三十年,由於日本冬天相當寒冷,所以許多的退休長者或頂級世代(premium age),就會在秋冬之際,移居到泰國、馬來西亞這些天氣較為溫暖,物產豐饒,且費用相對低廉的東南亞國家。而在20幾年前,一度想在臺灣發展,主要考量文化歷史連結與距離,但後來因為臺灣在許多環節上都還沒準備好,最後鍛羽而歸,如今應該是另一個好的契機,讓臺灣可以在後疫情時代之後,用臺灣的「安全」來吸引全世界的人前來長居,而臺北市無論在基礎建設,語言條件,交通便利及生活條件上,應該都是來台的首選,所以臺北有沒有準備好,迎接這個啟封之後的機會。

而這一次要迎接的可能不止是所謂退休族群,有沒有可能吸引來自東亞的人士,並進階擴展到亞洲許多可以透過移動工作的人,例如創業家、設計師、內容工作者等,來台進行二地居的生活,當我們可以打出,「臺北,是一處讓你自在生活,安全無虞的多元國度。」必定可以吸引許多人,來臺灣,甚至在臺北設立第2辦公室,我們要的不是完全移居,而是更歡迎採行二地居住的模式,所以未來,日本的創業家能以福岡與臺北為他的兩個據點,韓國設計師能以釜山與臺北做為雙核心,如此展開他們的工作與事業,也許臺北可以打出在「2025年成為亞洲二地居城市」這樣的口號。為了能實踐這樣的可能,接下來所有支持系統的建立,也刻不容緩,雙語多語的指標建立、生活支援系統的提供等,都應該更為完備,因此,長遠來看,臺北要的不該只是觀光振興,而是要力求與國外建立更強而有力的連結,這樣「二地移居」就會是臺北長遠發展的重要策略,衷心期待臺北接下來的發展!

關閉社群分享按鈕 展開社群分享按鈕
TOP